刀山火海
龍牙
峒崆南天
劍峰池
象踞平台
風、花、雪、月
       大理人以風、花、雪、月來概括大理的風光, 所謂風、花、雪、月就是「下關風、上關花、蒼山雪、洱海月」。
       下關又稱「風城」, 每年春夏之交, 來自卡拉庫姆沙漠的旱風, 以每秒4.2米的速度, 沿西河峽谷貫入下關城。 大風刮起來的時候, 飛沙走石, 蔽月遮天, 有如千軍萬馬吶喊而來。 這樣的大風把大理的街道洗刷得很一乾二淨, 連一塊枯葉也看不到。


       上關花是指在大理的上關, 曾有過一株「十里奇香樹」; 又稱「朝香花」, 此樹所開的花, 花大如蓮, 平常只開12瓣的花朵, 但在閏年的時候, 卻開13瓣的花朵, 被譽為奇花。 而蒼山上的植物資源也很豐富, 濕熱多雨的高原地形, 造就了蒼山典型的立體氣候特征, 山頂冰封雪凍, 雨雪霏霏, 山腰青蔥疊翠, 白雲繚繞, 山腳繁花似錦, 植物多達6000多種, 以在蒼山的杜鵑也很奇特, 同一品種的杜鵑, 在不同海拔高度, 花朵的顏色都有所不同, 因而享負盛名。


       蒼山雪是指大理的點蒼山, 山頂積雪經夏不溶, 陽春三月, 大理已是一片盎然春意, 頭頂白雪的點蒼山仍舊是那樣晶螢嫻靜, 玉潔冰清。 蒼山群峰高聳入雲, 四季積雪, 銀光閃耀, 最高峰為海拔4122米的馬龍峰, 仍然完好地保留著古代冰川地貌, 形態各異的冰峰和雪景, 使蒼山更加顯得神奇和俊美。 蒼山的雲幻化無定, 與白雪互相輝映。 洱海的暖濕空氣沿山而上, 山頂冷空氣下滑, 在山腰相遇, 凝成雲氣, 形似飄帶, 輕紗般繫繞著蒼山, 當地人稱之為「玉帶雲」, 隨著太陽出來, 玉帶雲漸漸消散, 山腰的玉帶路顯露出來, 成為蒼山的景觀一絕。


       洱海月是說在晴空萬里, 明月當空之夜, 泛舟洱海, 欣賞皎潔的明月, 投影在湖上的倒影, 別有一番詩情畫意。
       天生浪漫的白族, 自古以來在這片藍天白雪的地方下繁衍至今, 深受大理山水的孕育, 在他們身上也不難找出大理的風、花、雪、月。 白族姑娘(當地人稱為「金花」) 的頭飾(頭包)很特別, 在頭包的左邊有一束白絮, 代表了下關的「風」, 而頭包中間印上的花朵圖案, 是代表上關的「花」, 而頭包頂部向上豎起的毛, 就代表蒼山的「雪」, 而從上面腑視整個頭包, 頭包呈半月影彎曲, 就代表洱海的「月」了。